一座红楼,点亮了中国的颜色
北大红楼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供图
这是北大学生贺廷珊的一份试卷:“试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义并其及于现代史学的影响”。这篇在李大钊指导下完成的答卷,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,对各种唯心史观作了批判,并论述了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重大意义。李大钊给这份答卷打了95分。
北大红楼图书馆主任室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供图
1918年初,李大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。红楼投入使用后,北京大学图书馆搬入红楼。在位于红楼一层东南角的图书馆主任室,李大钊撰写了《庶民的胜利》、《Bolshevism的胜利》等著名文章,满怀豪情地预言:“试看将来的寰球,必是赤旗的世界!”
李大钊主持下的北大图书馆,不仅是进步思想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,而且也成为研究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。
李大钊比较早地认识到,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抽象的学理和不变的教条,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它“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”。同时他认为,“社会主义的实现,离开人民本身,是万万作不到的”。因此,在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,他重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先锋作用,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,当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逐渐成熟的时候,他毅然提出了应该组织一个“强固精密”的统一的“劳动家政党”即中国共产党的主张。
1920年3月,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。同年秋,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,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。1921年,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,“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”,他“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,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、开花、结果。”
他每天从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出发,步行到刚刚落成的沙滩红楼一层的第二阅览室,登记新到报刊和阅览人的姓名,管理十五种中外文报纸。置身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,毛泽东说,自己“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,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”。
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运动,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、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、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,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,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,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,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。
对于五四,毛泽东同志曾这样写道:“这时,也只是在这时,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,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。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,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。”
记者手记:
来源:求是网
责编:姚润萍
编审:陈卫平 张斌